2023年,MB&F M.A.D. Gallery瘋狂藝廊,以MB&F LAB Taipei 之名重新開幕,整間專賣店從燈光、錶櫃、裝潢設計、圓弧曲線,展現全新的統一風格,並以純白色調為舞台,加上品牌這幾年鍾愛的蔚藍色調畫龍點睛,葳鑠公司總經理Lori在開幕致詞時表示,MB&F誕生之初主要圍繞著MB&F創辦人/總監 Mr. Maximilian Büsser小時候的夢想,但隨著品牌逐漸壯大、成熟,不管是MB&F或是藝廊也要往下一個里程碑邁進,全新概念的MB&F LAB,就提供了以人為本的全新空間,舒適愜意且低調奢華。為誌慶MB&F LAB Taipei 重新開幕,品牌並推出一款台灣限定版LM Split Escapement Evo腕錶,另一款最新發表首創可水平旋轉錶殼的HM Nº11 Architect「時居」中置陀飛輪腕錶也現身最新開幕的MB&F LAB。
資料提供@葳鑠
2014年,MB&F和葳鑠公司在台北開了一家M.A.D Gallery瘋狂藝廊,是全球除了日內瓦的總店以外的首間專賣店。當時有人問MB&F創辦人/總監 Mr. Maximilian Büsser為什麼會選擇在台灣開設M.A.D Gallery,而這必須歸功於MB&F的合作夥伴,也就是有台灣獨立製錶教母暱稱的Lori Shen。Lori不僅是葳鑠公司Swiss Prestige的老板,曾經代理許多知名品牌,但更讓人敬佩的是,Lori是最早將獨立製錶品牌引進台灣市場的創始先鋒,洞燭機先的Lori,讓原本對獨立製錶比較不熟悉的錶迷,開始注意這些創意無限、橫空出世的創新品牌。
有次Lori參觀了日內瓦的M.A.D Gallery,覺得這樣的概念相當獨特,於是她也想在台灣也開設一家M.A.D Gallery,擅長代理鐘錶品牌的她,這是第一次踏足開設專賣店領域,在Maximilian的鼎力支持下,雙方攜手合作打造瑞士海外的首間M.A.D Gallery瘋狂藝廊。
MB&F LAB Taipei概念正式啟動
從2004年創立之後,MB&F決定邁向下一個里程碑,主打高端藝術作品的MB&F LAB,目前全球僅有四家,包括,新加坡、美國比佛利山莊,另一家正是位於台灣的MB&F LAB Taipei,象徵著台灣在MB&F心目中的獨特地位。進入全新的MB&F LAB Taipei,彷彿踏入一個讓人目眩神迷的機械時計王國,純白明亮的展示區陳列著各種機械時計、座鐘和裝置藝術品,完美呼應著製錶精湛技術。簡約、精緻的圓弧造型陳列櫃猶如外太空飛行器,可360度的鑑賞整只腕錶。這家實驗室並非只是展示空間,而是一場藝術的饗宴。這裡的設計巧妙融入MB&F的創意理念,使每件作品成為空間的焦點,呈現出令人驚嘆的視覺享受。MB&F LAB Taipei不僅僅是一個商店,更是一個品牌核心概念的生動體現。
MB&F LAB Taipei的存在,除了凸顯台灣錶迷的熱情,更是MB&F對亞洲市場的重視。這是一個集結著獨特品味和技術藝術的空間,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鐘錶愛好者前來體驗這場奇幻之旅,一同沉浸在MB&F LAB Taipei所營造的奢華、藝術和科技交匯的時光中。
首創水平旋轉錶殼的四重面向
MB&F創辦人/總監Maximilian Büsser在第七屆「匠心·獨具」時間藝術展中,接受時間觀念編輯專訪的時候,就有特別提到會於11月發布耗費五年研發製作的全新的HM Nº11,其將會是MB&F歷史上最重要的腕錶之一,果不其然,這款HM Nº11 Architect「時居」再次突破人們對腕錶的想像。具備全所為見的概念,此款腕錶以中置陀飛輪為錶盤中心,陀飛輪框架以四個圓形圖騰組合而成,延續這樣的概念,四枚如同時間住所的潛望鏡,分別擔任時間指示、96小時儲能指示、溫度計、和可透視機芯的藍寶石水晶錶冠,這樣處處是驚喜且破天荒的設計,仰賴腕錶可水平旋轉,所以錶主可選擇要將那面錶盤面向自己,再次展現MB&F橫空出世的創意無限。
首先,架空的時間指針猶如花心,凸出懸浮於立體空間內,為了呈現良好的閱讀效果,猶如花絲般的12顆圓球狀時標簇擁著時分指針,3、6、9和12點鐘位置並特別以稍大尺寸的拋光鋁合金打造而成,帶來絕佳的閱時新感受;承襲相同概念,儲能指示則分別以不同尺寸的圓球,搭配紅色三角指針標誌著儲能狀態,其中一顆直徑為2.4毫米的拋光鋁合金圓球代表96小時的滿鍊狀態,除了可用錶冠上鍊之外,只需將錶殼水平順時針旋轉 10 圈,就能實現96小時的滿載動力。
第三個立體錶盤則是腕錶中少見使用雙金屬構造來顯示的溫度計,藉由纏繞成緊密螺旋形的雙金屬片、支架和槓桿,螺旋的膨脹與收縮會改變支架的旋轉角度並推動槓桿,進而控制溫度指針移動;第四枚則為以藍寶石水晶打造而成的大尺寸錶冠,不僅具備良好的操作性能,也可藉由透明錶冠透視機芯。
以中置飛行陀飛輪為中心打造時間的四重居所
MB&F Horological Machine 系列腕錶以造型精密複雜的藍寶石水晶零件聞名,而且一代勝過一代,Horological Machine Nº11 也不例外。腕錶集結了六個朝外的藍寶石水晶零件,最大的是天井透明屋頂,由兩個獨立的圓弧鏡面以同軸心方式組合而成。1970 年代因為射出成型壓克力與大膽設計蔚為風行,所以住宅經常裝設圓頂天窗。另外是製錶史上首創的透視錶冠,直徑約 10 毫米,由此可清楚看見機芯。要做出這等大小的藍寶石水晶錶冠,同時創造震撼的視覺美感,技術上自然有其難度。錶冠是機芯主要對外開口,一定要加上墊圈防止水氣或灰塵進入,才不會影響腕錶性能。傳統錶冠墊圈的直徑約 2 毫米左右,在多數情況下可以提供良好保護力;材質通常是橡膠塗層聚合物,轉動時會產生微乎其微的磨擦力,正常使用的話不會察覺。
以 Horological Machine Nº11 的情況來說,配合錶冠尺寸,墊圈必須比一般大上五倍,導致摩擦力大到錶冠根本無法轉動。於是 MB&F 用了兩組墊圈,就像太空船或潛水器的雙氣密安全系統。靠近腕錶外側的是一個低摩擦力大墊圈,可以有效隔絕灰塵從藍寶石水晶窗戶跑進內部。靠近機芯中央、環繞錶冠軸心的是一個更小的防水墊圈。光是藍寶石水晶錶冠就用了 8 個墊圈。也因為 HM11 Architect 採用極複雜的錶殼和各種外部零件,一共需要 19 個墊圈才能嚴密保護錶殼和機芯。其中最大的是經過立體加工的 O 形環狀結構,放置於錶殼與錶圈之間。此墊圈以客製模具製成,與另外 18 個協力為 HM11 這棟房屋遮風擋雨,防水性能高達 20 ATM(20 米),是團隊專門開發的工程解決方案。拜建築技術進步所賜,「泡泡屋」在 20 世紀中晚期出現,起初沒有人相信其選材和工法行得通,一直到實屋落成才相信。MB&F Horological Machine Nº11 Architect 也是如此。新事物需要新方法;改變從想法開始,但必須身體力行之能持久。HM11 錶殼以立體建築為藍圖,機芯又如此複雜,但直徑出乎意料地只有 42 毫米。 錶耳(連接錶帶處)設計成弧形,戴上後舒適貼合手腕。也因為此設計巧思,腕錶適合不同腕圍的錶迷配戴,在旋轉錶殼為發條盒上鍊時也十分穩定。
以旋轉錶殼上鍊的HM11 機芯
論實際與概念層面,HM11 Architect 機芯奉行兩大核心宗旨:動能和效率。在機械錶中,發條盒匯集了所有動能,但真正出力的是配戴者。為發條盒注入動能分成無意的擺動(搭配自動上鍊系統)和刻意的手動(轉動上鍊錶冠);而 HM11 是兩者並用,配戴者在旋轉房間方位時連帶為腕錶上鍊,當然也能主動為之。上鍊的動作也被放大:從轉動小直徑的錶冠,變成旋轉整個腕錶,加強了 HM11 與腕錶主人之間的連結。一般動力儲存 48 小時的腕錶,將錶冠旋轉 20 至 30 圈可上緊發條;HM11 的話,只需將錶殼順時針旋轉 10 圈,就能實現 96 小時的滿載動力。將上鍊媒介從錶冠等小元件改成整個錶殼,上鍊系統的扭力上限也跟著拉高。這是基本物理原則-物體直徑越大,產生旋轉運動所需施加的力量越小。正因如此,配戴者可直接快速地為 HM11 Architect 主發條盒上鍊。
另外,掌管 HM11 Architect 走時功能的飛行陀飛輪,如今已是 MB&F 不可或缺的招牌機械,像是 Horological Machine 6、7 和 Legacy Machine FlyingT 皆有搭載。其大型平衡擺輪增加整體慣性,雖然確保計時精準穩定,但陀飛輪(飛行陀飛輪更不用說)很容易受到撞擊影響。傳統腕錶的防震裝置主要保護樞軸等特定元件,很少有針對整個機芯的防震設計。HM11 並非針對各元件加強,而是在機芯和下層錶殼之間加上四個高張力懸吊彈簧,提升整體系統的防震保護。這可不是普通的線圈螺旋彈簧,而是從高硬度的鍍鉻低碳鋼管,經雷射切割而成的特製彈簧。其獨特合金組成和晶體結構具備絕佳抗磨特性,加上表面處理與圓柱造型,就算彈簧隱藏在內部,美感絲毫不減。MB&F 借助主要應用於航太產業的專業技術,獨家打造此特製彈簧,為現代製錶開了先例。
現代製錶經常應用其他產業的創新技術,引入舊技術倒是很少見。HM11 Architect 搭載的機械式溫度計利用材質之間熱膨脹係數不同的特性來測量,原理不變,但套用至腕錶就變成稀奇的功能。溫度計結合纏繞成緊密螺旋形的雙金屬片、支架和槓桿,螺旋的膨脹與收縮會改變支架的旋轉角度並推動槓桿,進而控制溫度指針移動。傳統的雙金屬片疊壓銅與鋼,現代廠商則改用專利合金,以提高溫度計的精準度和穩定度。HM11 的溫度計測量範圍為攝氏負 20 度至 60 度(華氏0 至 140 度),提供兩種最普遍的溫標單位,可讓錶主自由選擇要那種顯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