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 年是偉大的 製錶歷史的轉折點。這一年,偉大的鐘錶匠Louis Moinet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塊計時碼錶。如今,全新時計 1816 再次將焦點集中於此傑作的傳承。這款時計秉承了其最初的本質,現已準備好書寫其歷史的新篇章。
「我們的根基就是我們的未來!1816 就是最好的證明。它的原創性和純粹的力量傳承著先鋒之作的傳承。」 — Jean-Marie Schaller,執行長兼創意總監。
資料提供◎LOUIS MOINET

Louis Moinet最初設計這個新儀器是為了進行天體觀測,這需要精確計算恆星移動的速度。這種「三分之一計數器」( compteur de tierces)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個,也是其創造者天才的證明。事實上,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塊計時碼表。Louis Moinet的傑出創作融入了許多創新,其中一些直到一個世紀後才重複。如今,這款歷史悠久的鐘錶被精心保存在聖布萊斯的Louis Moinet博物館。
重塑傳承 1816計時碼錶
仔細觀察Louis Moinet的新款 1816 計時碼錶,就如同透過一款展現出鮮明現代風格的鐘錶深入了解 200 多年的歷史。原創鐘錶的 DNA 體現在每個細節中,其設計簡潔、實用,在當時還很前衛。原始模型的美學規範被賦予了全新的詮釋,但始終符合高級鐘錶的傳統規範。讓我們接下去探索。
雙圓紋錶殼採用拋光和珍珠紋緞面處理的5級鈦金屬製成,直徑為40.6毫米,由51個零件組成。它保留了原有的執政時期風格的半低音設計,錶殼中央為扁平狀。兩個簡樸的按鈕環繞著上鍊錶冠,錶冠上裝飾著鳶尾花圖案,這是Louis Moinet的出生地Bourges的象徵。1816年腕錶,樸素、優雅、永恆,適合佩戴於腕間。略微拱起的錶盤既清晰易讀又實用。計時指針非常顯眼,並配有兩個計時器:一個用於計算小時,另一個用於計算分鐘,以及一個小秒針錶盤。
整體周圍環繞著以六個為增量劃分的分鐘和秒刻度,讓人回想起最初的六十分之一秒指示。手動上鍊機制包括傳統製錶特有的零件,例如瞬時分鐘計數器、導柱輪和鵝頸式微調發條。
錶殼內整合的五級鈦金屬錶鍊是Louis Moinet工坊開發的首款金屬錶鍊。由於其寬鍊節具有優雅的曲線造型,技術部門將其命名為「Project BRIDGE」 。這款真正具有現代感的鍊帶展現出獨特的、沒有斷點的設計,就像是錶殻的自然延伸。鍊節的排列自然連續,貼合手腕,同時保持完美平衡。緞面和拋光處理凸顯了腕錶形狀,創造出既流暢又符合人體工學的雕塑整體。整個組合形成一款永恆的高級鐘錶。它的目標客戶是那些想要佩戴具有強大感染力的鐘錶鑑賞家。
1816 腕錶搭載全新自製、傳統理念的機芯

設計1816時面臨的挑戰是保留原始計時碼錶的精髓,同時整合能夠滿足所有高級鐘錶標準的機芯。這需要與Concepto合作設計一個從頭開始構思的完全整合的機芯。
同樣,該機械裝置的實際構造遵循了Louis Moinet對手錶的前衛構想,機芯和錶盤具有獨特的結構。自那時起,製錶業就一直受到功能性、機械優雅性、美學和易讀性等方面的推動。對於1816時計來說,這體現在由330個零件(包括34顆寶石)組成的機芯中。其每小時振動28,800次。它是專為 1816 計時碼錶開發的,以保留「三分之一計數器」(compteur de tierces)的DNA ,同時添加現代氣息。
藍寶石水晶底蓋顯示出交疊零件、錶橋、連接的齒輪和計時控制裝置之間的巨大相互作用。對比十分鮮明:鋼的白色、橋板的緞面和黃銅色調、固定螺絲的藍色以及紅寶石的深紅色。希望與自己的鐘錶建立物理聯繫的鐘錶鑑賞家會欣賞手動上鍊儀式,有48小時的動力儲存。鑑賞家將會欣賞瞬時分鐘計數器、柱輪控制器和鵝頸調節器,所有這些都見證了機芯的真實性、精心設計和品質。
瞬時分鐘計數器可防止讀數錯誤
跳分計數器可精確測量短暫的時間間隔。與指針緩慢且連續移動的拖曳式計時器不同,跳分計時器可實現無誤差讀數,因為其指針會在六十秒時瞬間從一個等級跳到下一個等級。換句話說,它直接顯示經過的分鐘數,而無需滾動。這樣就可以立即讀出時間。另一方面,小時計數器以傳統方式工作,按順序顯示時間。
導柱輪:高階計時碼錶的特殊零件
導柱輪於 1862 年首次推出,是一種棘輪,具有六個或九個三角形齒或柱,彼此成直角。它精確協調計時器的啟動、停止和重置階段。
鵝頸式微調器:廣受歡迎的調速標準
鵝頸微調器是一種由彎曲的槓桿發條組成的裝置,透過微米螺絲的作用,可以對手錶的速率進行微調。它於1867年發明並獲得專利,至今仍因其光滑、優雅的造型而備受推崇。
從18世紀末開始,隨著鐘錶機械裝置變得越來越精確,鐘錶大師越來越注重其作品的美觀性和易讀性。Louis Moinet也不例外。他的compteur de tierces上的輔助計數器佈局已經預見了 20 世紀計時碼錶的現代配置。它作為真正的測量介面在功能和設計之間建立了完美的平衡。
錶盤的現代版本仍然忠實於這種功能架構。它採用與Louis Moinet設計的相同佈局。小秒針和 30 分鐘瞬時累加器的輔助錶盤水平排列在錶盤上半部分,位於固定中央計時指針的兩側。它們可以俯瞰12小時累積計數器。其構圖十分均衡,每個計數器均配有緞面拉絲的環形錶盤和阿拉伯數字。分鐘刻度也採用相同的修飾,以6分鐘為增量劃分,並鑲嵌有十顆黑色鎳質凸圓形寶石。
透過雕刻,可以精確地刻上錶盤標記、鐘錶名稱(1816)以及 Louis Moinet 的名字,並以原始作品的字體再現。
中央計時指針以及計時盤指針均採用藍鋼製成。小時和分鐘由 Louis Moinet 風格的鏤空指針指示,指針尖端塗有 SLN。與銠錶盤形成鮮明對比,確保了出色的可讀性。整個錶盤由二十三個元素組成,其中包括十顆凸圓形寶石。累加器的中心、法蘭和錶盤均經過噴砂處理。與原版一致,錶盤本身採用四顆藍鋼螺絲安裝到手錶上。最後的點綴是十二點鐘位置的鳶尾花標誌。它向1768年Louis Moinet出生的Bourges致敬。
Louis Moinet既是藝術家,也是鐘錶匠。全新 1816 計時碼錶的美學體現了這種雙重天賦。它是一個簡潔、實用且強大的創作,被認為是一種結合了機械動力和視覺純度的服務時間的工具。
我們向 Bernard Vuilliomenet 和 Dominique Fléchon 致以最誠摯的謝意,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熱情對於重新發現和闡明Louis Moinet於1816年創造的世界上第一台計時碼錶的歷史給予了無價的幫助。

Louis Moinet 1816 計時碼錶
直徑40.6毫米鈦金屬錶殼、藍寶石水晶底蓋/時間指示、分鐘與小時計數盤、小秒盤/LM1816手動機芯、儲能24小時/防水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