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ARTIER的創作世界中,美洲豹從來不是靜止的符號,而是一種具象與抽象之間不斷變化的能量象徵。2025年,這頭跨越時空的美洲豹再次現身,分別以兩種極端卻互補的姿態捕捉時間之美—寫實風格的Panthère Bangle珠寶腕錶,美洲豹彷彿在窺看錶盤上的時間,也像是躍身飛撲進入時間之河;充滿意象風格的Panthère de Cartier腕錶系列以靈動的鍊帶重現美洲豹靈動身影,其中一款更大膽的以珠寶和漆藝融合野生動物之斑紋。此兩款寫實和寫意的珠寶時計,完美展現卡地亞信手拈來的美學造詣,無人出其右。
資料提供◎CARTIER

Panthère從來不是單一視角下的生物。牠是靜謐的守護者,也是獵場上的王者;牠可以是雕塑,也是幻影;牠既是動物,也是象徵。CARTIER讓這頭美洲豹在2024年的舞台上以雙面姿態現身——一面寫實得令人震懾,一面抽象得令人神往。這種雙重呈現,不僅展現設計層次與工藝極限,更是對「時間」這一永恆主題最具詩意的詮釋。正如品牌一貫的信念:「Cartier不僅創作珠寶或腕錶,而是創造一種風格,一種無聲的語言。」在Panthère的視線之下,時間彷彿也低下頭,臣服於這場野性與優雅交織的永恆序曲。
豹之形:Panthère Bangle的雕塑語言

若說CARTIER的珠寶語彙有一種野性中的高貴,那Panthère Bangle珠寶腕錶便是最鮮明的證明。以黃K金或白K金雕刻出張力十足的美洲豹身姿,從豹耳、豹鼻到豹爪,每一處細節都以精準的比例與深厚的金工技藝形塑而成。黑色真漆描繪豹紋,沙弗萊石或祖母綠鑲嵌出鮮明豹眼,豹鼻以縞瑪瑙構築,真實度令人屏息。這是一件跨界之作,它既是雕塑,也是珠寶,更蘊含時間功能的腕錶。

18K黃金或18K白金錶殼、美洲豹造型裝飾、黃K金款鑲嵌23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總重0.78克拉)、白K金款鑲嵌1103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總重11.90克拉)、黃K金款飾以沙弗萊石豹眼、縞瑪瑙豹鼻與黑色真漆豹紋、白K金款飾以祖母綠豹眼、縞瑪瑙豹鼻與豹紋裝飾/時間指示/石英機芯/可選手腕尺寸150、160、170毫米/防水30米
錶盤藏於豹首與豹身之間,12時位置的一顆華美鑽石化為時間指標,在低調中閃耀不凡。白K金版本更鑲嵌1,103顆明亮式切割鑽石(總重達11.90克拉),由卡地亞珠寶工匠耗時270小時完成。從珠寶製作、拋光到鑲嵌,每一個步驟都在雕琢一頭靈動逼真的靈獸,其身軀如緊繃弓弦,蓄勢待發。這樣的Panthère,不只是時間的守護者,更是一種姿態的凝固,一種永不退讓的氣場凝視。

豹之意:Panthère de Cartier的抽象創意
相對於Panthère Bangle的具象雕刻,Panthère de Cartier腕錶則更像是一場視覺幻術。品牌大膽揉合斑馬與老虎斑紋靈感,以黑色和金棕色真漆構築出抽象的豹紋圖樣,並將這些圖紋延伸自錶盤至整個錶鍊,營造出如動物行走時肌肉波動般的視覺流動感。這樣的設計突破了傳統腕錶的邏輯,不以標準對稱為美,而是強調線條的有機起伏與光影的交錯遊戲。結合鋪鑲鑽石、橙色與黃色錳鋁榴石的運用,腕錶宛若一場色彩盛宴,在腕間綻放野性詩意。

Panthère de Cartier系列同時展現Maison des Métiers d’Art的製作實力。手工塗覆高溫燒製的漆藝、145顆雪花式鑲嵌鑽石裝飾錶盤,鍊節鋪鑲314顆鑽石與86顆榴石,全製程超過110小時,方能呈現如此細膩豐富的光影紋理。對比於Panthère Bangle的雕塑語彙,Panthère de Cartier更像是一幅流動的畫、一首無聲的詩,在色彩、寶石與曲線之間表達豹的神韻與意象。

36.5 x 26.7毫米18K玫瑰金錶殼與錶鍊、厚度6.8毫米、防水30米/錶殼與鍊帶鑲嵌398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總重3.36克拉)、搭配錳鋁榴石與黑色及金棕色雙色真漆裝飾/玫瑰金錶盤鑲嵌145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總重0.38克拉)、飾以黑色真漆、搭配玫瑰金飾面劍形指針/時間指示/石英機芯
CARTIER的「豹」歷史:從野性美學到品牌象徵
美洲豹與CARTIER的淵源可追溯至1914年,品牌首次以豹紋裝飾腕錶,象徵女性力量與優雅叛逆的融合。1948年Jeanne Toussaint(卡地亞傳奇創意總監)將立體美洲豹形象首次帶入珠寶設計,奠定品牌動物意象風格的基礎。多年來,Panthère不斷演變,不論是純珠寶、腕錶還是跨界配飾,其不僅代表卡地亞的創意精髓,更象徵一種堅韌與忠誠的品格力量。寫實與意象,雕塑與抽象,在Panthère Bangle與Panthère de Cartier之間,我們看見的不只是風格的對話,更是CARTIER品牌在百年傳承中對豹之精神的雙重頌歌。

現代詮釋下的多變風格

18K黃金錶殼與鍊帶、半鑲鑽設計、分別鑲嵌187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總重3.49克拉)或179顆鑽石(總重1.56克拉)、銀色錶盤、劍形藍鋼指針/時間指示/石英機芯/提供36.5 x 26.7毫米(厚度6.8毫米)與30.3 x 22毫米(厚度6.05毫米)兩種尺寸選擇/防水30米
這兩款作品皆採用石英機芯,雖未強調複雜功能,卻無損其作為高級珠寶腕錶的定位。它們所提供的,是一種藝術的時間觀看方式,一種將時間轉化為美學符號的企圖。K金Panthère Bangle的極致珠寶感,更像是禮服下的神秘裝飾;而玫瑰金或黃K金的Panthère de Cartier半鑲鑽款,則在日常佩戴中也可彰顯風格品味。從尺寸選擇上,Panthère de Cartier提供36.5mm x 26.7mm至25mm x 20mm不等,適配各種手腕比例與風格需求。CARTIER透過這兩個系列,不僅滿足不同使用場景與佩戴者的審美,也再一次印證其在珠寶與鐘錶交匯處的統治地位。

18K玫瑰金錶殼與鍊帶、半鑲鑽設計、分別鑲嵌179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總重1.56克拉)或175顆鑽石(總重1.07克拉)、銀色錶盤、劍形藍鋼指針/時間指示/石英機芯/提供30.3 x 22毫米(厚度6.05毫米)與25 x 20毫米(厚度6毫米)兩種尺寸選擇/防水30米
豹之雙面,時間之詩
貓科動物柔軟的身軀被公認是流動的液體,美洲豹也是如此,渾厚強大的猛獸形象深植人心,在卡地亞珠寶和腕錶作品間自在遊走,體內流竄不受拘束的演化基因,如同美洲豹本身一樣難以捉摸。身為世界體型第三大的貓科動物,美洲豹同時匯集了野性剛強、優雅神秘、矯健身軀與華麗花紋,各種讓世人為之傾醉的迷人神態,而啟蒙卡地亞和美洲豹傳奇緣分的序章,源自1914年一款卡地亞的仕女腕錶,以鑽石和縞瑪瑙的黑白色澤,美洲豹花紋首次以抽象圖案在卡地亞作品中烙印下足跡;同年,卡地亞創辦人Louis-François Cartier的長子Louis Cartier委託當時最熱門的時尚插畫大師George Barbier,繪製了「Dame à la Panthère淑女與獵豹」邀請卡,邀請卡上配戴珍珠長鍊、氣質高雅的女人,腳邊蜷伏一隻黝黑的美洲豹,傳說畫中的馴豹女子就是卡地亞創意工作坊的創始總監Jeanne Toussaint貞.杜桑,也正是她,後來將美洲豹徹底在CARTIER的珠寶世界中解放,自此美洲豹入主卡地亞珠寶,美洲豹珠寶也正式征服全球。擁有美洲豹女士美譽的貞.杜桑,果斷大膽和敏捷心思,渾身散發著美洲豹瞄準獵物時快、狠、準的強大氣息,她對於頂級珠寶發展突破的高瞻遠矚,如同盤踞高處的美洲豹,以征服者姿態引領珠寶設計進入嶄新的美學時代。


時而慵懶優雅、時而自信高傲,或危險神秘、或奢華璀璨,Louis Cartier將美洲豹引領至卡地亞國度,貞.杜桑則將其發揚光大,卡地亞成功地側寫出大型貓科動物的各種面向,之後美洲豹不僅以各種珍稀工藝化身成各種腕錶作品,也以立體雕塑珠寶手法重新詮釋美洲豹腕錶,昂然漫步於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