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詩丹頓 Les Cabinotiers 閣樓工匠以「Récits de Voyages」為主題,全新推出四款各限量一只的 Les Cabinotiers 閣樓工匠 Memorable places 腕錶。其靈感源自於19世紀遠東地區及日內瓦多個名勝古蹟的畫作,以精美絕倫的手工雕刻錶盤致敬江詩丹頓的匠藝之旅。
資料提供◎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全新四款以「Récits de Voyages」為主題的LesCabinotiers閣樓工匠– Memorable places腕錶作品,每款皆為由日內瓦印記認證的獨一無二傑作,以此頌揚壯闊製錶征途中歐亞兩地凝聚於歷史時空的深厚淵源,以及品牌積極探索、精闢開拓的旅行精神。江詩丹頓手工雕刻大師以匠心妙藝於四款腕錶的錶盤上生動再現吳哥城遺址、圓明園、北京孔廟和國子監,以及江詩丹頓19世紀時期的日內瓦總部,錶盤圖案靈感皆源自19世紀畫作,致意江詩丹頓與中國的緣起之時。
細膩傳神的錶盤圖案以江詩丹頓的創新工藝打造而成,需以微雕及手工雕刻工藝在六至九塊厚度不足1毫米的黃金、白金與粉紅金薄片上勾勒出動人圖景,隨後將薄片巧妙組合,或以不同的金質色打造出精美構圖,或通過層疊覆蓋凸顯宛若浮雕的縱深效果。為了使畫面愈加栩栩如生,工藝大師還運用金銀鑲嵌工藝刻畫出樹冠的形態。該系列粉紅金腕錶直徑40毫米,搭載結構精妙且厚度僅2.45毫米的1120自動上鏈機芯,再現這款江詩丹頓經典機芯的傳奇風采。
Les Cabinotiers閣樓工匠 – Memorable places腕錶的每一枚錶盤均覆以黃金、白金及粉紅金薄片,並置、組合以展現畫面中不同色彩的區域,或層疊覆蓋以營造出視覺縱深感。工匠在製作金質薄片之前,使用微雕和線雕技術製作畫面,然後才進行組裝。這些手工雕刻大師必須在厚度僅有0.4至0.8毫米的薄片上進行雕刻,控制雕刻深度在0.1至0.2毫米以內。每枚錶盤至少需要200小時。透過雕刻,浮雕圖案逐漸呈現出深度,呈現出生動鮮明的自然景觀。在刻畫吳哥城遺址與北京皇家圓明園時,雕刻大師特別使用金銀鑲嵌工藝來修飾樹木枝葉等細緻景致,這項裝飾工藝需要在雕刻表面嵌入金屬細絲。將直徑40毫米的錶盤,置於18K 5N粉紅金錶殼中,周圍環繞著精緻的雕飾圓環,展現出精湛匠藝。
Memorable places腕錶均搭載1120超薄自動上鏈機芯,搭配柳葉形金質時針和分針,以低調優雅姿態記載時光流逝。1955年,為慶祝品牌成立200周年,江詩丹頓推出了1.64毫米厚的1003手動上鏈機芯;1966年,品牌開始研發1120機芯,並為其加上自動上鏈裝置。這兩款機芯的目標都是打造超薄機芯,同時兼具強勁動力和卓越美感。1968年,江詩丹頓實現了這一理想,推出了一款厚度僅2.45毫米、直徑28毫米的機芯,將這一理想化為現實。2010年,江詩丹頓推出了限量版Historiques Ultra-fine 1968腕錶,其1120機芯經過工藝升級,重新設計配備了馬耳他十字形狀的18K金質擺陀,動力儲存提升至40小時。機芯經過日內瓦印記認證,並以多種雕刻工藝增添了裝飾,使其工藝美學達到新水準。1120機芯隨後被廣泛運用於江詩丹頓的不同腕錶系列,尤其是被用作萬年曆腕錶的基礎機芯。
Memorable places腕錶以品牌不凡的雕刻裝飾工藝藝術化再現了各地歷史名勝的建築風貌,各款腕錶均為獨一無二的時計傑作,經日內瓦印記認證以證明其原產地與精湛工藝,並搭載僅具備時間顯示功能的原版1120機芯。這款機芯由144個零件構成,擺陀每小時振動19,800次(振動頻率2.75赫茲),置於厚度僅9.1毫米的錶殼中,搭配飾有針扣式錶扣的鱷魚皮錶帶。
Memorable places – La Tour de l’Île鐘樓腕錶
1843年,江詩丹頓將總部從日內瓦La Fabrique地區遷至Tour de l’Île鐘樓。 由於毗鄰瑞士羅納河上的交通要橋,Tour de l’Île鐘樓長期以來一直是歐洲南北向交通路線上僅有的檢查站。此後的30年間,Tour de l’Île鐘樓一直是江詩丹頓的總部及製錶工坊所在地,直至1875年品牌遷往鐘樓附近的Moulins碼頭地區。這款獨一無二的腕錶的錶盤以法國石板畫家Auguste Deroy(1823至 1906年)創作於1881年的作品為設計靈感,三種金質的創新雕刻工藝將原作神韻演繹得出神入化。整個錶盤由七塊經微雕和線雕精細加工的粉紅金、黃金與白金薄片組合而成,呈現出惟肖惟妙的現實主義畫派風格。
Memorable places – Entrance gate to Angkor Thom吳哥城腕錶
吳哥城是東南亞地區的重要考古遺址之一,這一坐落於柬埔寨的古蹟群佔地約400平方公里,其內分佈著大約200座廟宇以及錯綜複雜的水道網路,高棉帝國從9世紀到15世紀歷代都城的歷史遺蹟便位於此地。其中,於12世紀建成的吳哥城(Angkor Thom)是高棉帝國最後,亦是存在歷史最長的國都。法國海軍軍官Louis Delaporte(1842至1925年)描繪之下的吳哥城南門,則為這款獨一無二腕錶的靈感之源。這款腕錶的錶盤以粉紅金、黃金與白金薄片構成,九片經手工雕刻及金銀鑲嵌工藝打造的金質薄片巧妙排列組合,共同營造出精妙的縱深效果。這一極致精湛的錶盤,才得以展現傳神細節。
Memorable places – Old Summer Palace圓明園腕錶
圓明園坐落於中國北京,始稱「圓明三園」,其前身為皇家園林,距離故宮約15公里,彙集了眾多中國古代建築傑作、藝術瑰寶與古董文物。圓明園建於18世紀至19世紀,由三座園林組成,佔地約350公頃,是清朝時期的主要皇家園林,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遭英法聯軍焚毀。這款獨一無二腕錶的錶盤靈感便源自1873年一幅描繪圓明園景觀的版畫作品。錶盤由八塊採用雕刻及金銀鑲嵌工藝的粉紅金、黃金與白金薄片排列構成,生動再現圓明園勝景風貌,製作過程約需耗費200小時。
Memorable places – Entrance gate to Confucius Temple孔廟和Imperial College Museum 國子監博物館腕錶
北京孔廟始建於元成宗時期元大德六年(1302年),先後歷經兩次擴建,現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是中國第二大孔廟。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中國古代元、明、清三朝官員均在此祭拜孔子。北京孔廟毗鄰中國古代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國子監建築群始建於14世紀,曾多年作為行政中心,後改建為博物館並對公眾開放。在Emile Thérond (1821至1883年)於1864年出版的個人遊記中,繪有一幅內容為國子監門廊的畫作,恰為此款獨一無二腕錶的 錶盤創作帶來啟迪靈感。這款腕錶的錶盤由六塊採用雕刻及微雕工藝的粉紅金、黃金與白金薄片構成,通過精妙的組合及不同色塊的疊放搭配,精心營造出別致構圖和逼真景深。
與江詩丹頓風格及傳承總監Christian Selmoni先生對談
江詩丹頓此次呈獻的Les Cabinotiers閣樓工匠「Récits de Voyages」系列採用了全新的手工技藝,尤以Memorable places腕錶為當中精緻代表。江詩丹頓如何在技藝已然成熟的製錶行業中實現創新?
江詩丹頓始終致力於傳承藝術工藝,同時持續推動技術創新。此類工藝如今雖深受追捧,而且與複雜機械功能一樣,均為高級製錶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以前卻並非如此。就在不久前,部分藝術工藝似乎還面臨著失傳的可能。提供裝飾藝術培訓的機構已然對此失去興趣,而有望傳承技藝的工藝大師,他們自身也很難依靠這份技藝來謀生。對於江詩丹頓而言,知識的傳承至關重要,亦是品牌保持活力、蓬勃發展的基石所在。因此,江詩丹頓深知精湛技藝的寶貴價值,矢志不渝地傳承藝術工藝,延續其中許多已瀕臨消失的智慧結晶。這一堅定承諾在江詩丹頓的多個系列中均得到充分展現。如果大家帶著好奇的眼光來瞭解這個領域,定然會對這些工藝大師的多元理念、創意巧思與蓬勃活力讚歎不已。如果有幸參加威尼斯的Homo Faber國際展覽,便能很快意識到藝術工藝世界的斑斕多姿。江詩丹頓不僅為工藝大師提供內部培訓,同時也積極尋求與專業精英之間的精誠合作,為工藝創新帶來更多豐富可能。簡而言之,藝術工藝依然具有相當可觀的潛力。
1120機芯被譽為微型機芯的傳奇之作,但對於一款誕生於半個多世紀之前的機芯而言,這種讚譽是否有些言過其實?
江詩丹頓深感幸運,能夠將製錶行業兩個多世紀以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成果清晰記載於品牌檔案之中,並加以充分利用。以「幸運」一詞來形容或許並不恰當,我真正想表達的應是一種喜悅之情,在電腦世代尚未面世之前,人們無法用其來計算擒縱機構零件間的摩擦力或游絲的空氣穿透系數,探索可行的技術與機械解決方案同樣充滿了無法言語的樂趣。那時候,製錶全都仰賴於滑尺的計算結果,而且沒有矽材質等有助於提升時計品質的方法和技巧。當時的製錶方法與現在截然不同。收藏界普遍認為,1120機芯具備傑出的技術特性,同時兼具賞心悅目的勻稱結構。在江詩丹頓推出1120機芯之時,它是同代機芯中最纖薄的自動上鏈機芯:走時精準,性能可靠,其存在本身即是卓然成就。2010年對這款機芯進行重新設計時,我們僅做了些許微小改進,其中最為顯著的調整就是配備了一枚全新擺陀,以此增加機芯的動力儲存。由此可見,這款機芯在誕生之初便已近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