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太陽與月亮的三角關係,雅典錶天文三部曲的最新番外篇,於2022年初以一款 Blast月之狂想腕錶,驚艷現身。
資料提供@ULYSSE NARDIN
地球24小時自轉一圈,繞著太陽的軌跡則是365天,月球則是以27.32天環繞地球一周,因為自轉與公轉的關係,自此有了日與夜、一年四季和月相盈虧等天文現象。Blast月之狂想腕錶,則是以地球為中心主軸,璀璨金黃太陽24小時旋轉一圈,月相顯示盤不僅顯示月相盈虧,也可對照出太陽、地球和月亮的相對應位置,藉此也可顯示潮汐系數,中心部位的藍寶石水晶透明小錶盤刻有北半球地圖,搭配24小時日夜外環和城市名稱既寫實且寫意的同步顯示世界時區,藉由層次分明且複雜的錶盤結構,展現雅典錶獨到的天文美學觀點。
Ulysse Nardin雅典錶以超凡設計演繹品牌擁有深厚技術積澱的天文複雜功能,全新推出Blast月之狂想世界時區腕錶。 延續Blast系列的幾何造型錶殼設計,新款傑作以重新構思的製錶機械結構,如實重現以地球為視角的太陽運行軌跡和月相變化週期,引領天文時計愛好者踏上全新的星際「奧德賽」之旅。 這也是製錶大師路德維格‧歐克林Ludwig Oechslin近40年前打造的 “天文三部曲”的續篇,此款Blast系列新作以富有現代感而直觀的顯示方式,將人類觀察到的天文世界的運轉景象巧妙呈現於腕間,盡顯浩瀚宇宙的浪漫詩意。
全新Blast月之狂想腕錶重現了從地表視角所見的太陽繞行運動、月球軌跡,以及潮汐變化顯示。 為了以容易理解但又充滿詩意的方式演繹日月之舞,腕錶採用以地球為中心的顯示設計,即使完全不懂天文學,也能直窺其間的奧妙。
廣袤而燦爛的星空,是為航海家指引方位的地圖,是戀人間浪漫的寄託,也是人類文明測算時間曆法的古老依據。 當我們站在地表上,仰望著天空中日與月的輪舞,地球彷彿總處於宇宙的中心,隨著太陽與月亮的起落,晝夜與四季不斷交替。 而日月之舞中蘊藏的時光奧秘,只有獨具慧眼的天文學家才能破解。 早在青銅時代,人們就已建立起天文台,根據天文觀測結果制定出精確到天的曆法。 歷代天文學家經過潛心鑽研,洞悉了浩瀚星空中的定律。
與所有具備詳盡天文顯示功能的腕錶一樣,Blast月之狂想腕錶彷彿是將中世紀末繁華城鎮裡體積龐大的塔鐘濃縮於方寸之間。 腕錶延續了傳統天文儀器的設計,信息顯示清晰易讀,內部的機械構造則精妙複雜,可同時顯示1884年華盛頓國際經度會議確立的全球24個時區的不同時間。 只需按下錶殼左側的按鈕,即可以一小時為單位向前或向後切換主顯示時區。 Blast月之狂想腕錶還具備精密月相複雜功能,錶盤上的月球標誌可實時顯現迎向太陽的月球亮面,令錶盤更顯生動。通過從科學角度呈現浪漫而夢幻的月相變化,更是航海探險家的實用工具。自1846年創立起,雅典錶便與航海家結下了不解之緣。 借助腕錶這一素雅低調的顯示設計,航海家只需觀察錶盤上太陽和月亮在各自的橢圓形軌道上的運行。 當其與地球連成一線,便能一目了然地預測大潮日期。
讓人類站在宇宙的中心
延續路德維格‧歐克林自1985年開始打造的天文三部曲的精妙創意,全新Blast月之狂想腕錶的設計並未立足於哥白尼的日心說理論,而是以地球為視角,讓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能更直觀地窺探天象奧妙。為了讓人們在注視腕錶時能深刻地感受到彷彿置身宇宙的中心,設計師與路德維格‧歐克林大師決定將從北極極點上空所俯看到的北半球世界地圖,作為藍寶石水晶玻璃錶鏡的中心。 為增強立體效果,地球圓盤採用穹形設計,以微雕技藝呈現從北極觀察到的大陸圖案,覆以藍寶石水晶玻璃保護,外圈的18K玫瑰金圓環上刻有31天的日期刻度,以一枚塗覆螢光物料的小型三角指標指示日期。
世界時區—雙時區
在立體地球標誌之下,兩根徐徐滑動的指針展現出Blast系列的精準特質和現代美學設計風格。 指針採用逐漸收窄的劍形造型,讀時一目了然,中間部分塗覆足量的螢光物料,即使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也能清晰辨認時間。指針通常指示著佩戴者所處時區的當地時間,但也可用於顯示佩戴者在任意24時區中所選的另一時區的時間。錶盤的固定外圈上標註24個時區的代表城市的名稱。 腕錶配有精巧的專利雙時區快調裝置,只需按動錶殼左側的兩個矩形按鈕,即可向前或向後調整時區。 這一世界時區功能的設計簡約而直覺操作,對於跨時區旅行者而言非常實用。 此外,腕錶還搭載了精妙的天文複雜功能。
地球視角出發點的天文軌跡
在打造月之狂想腕錶時,曾在1980年代設計出超凡複雜天文腕錶的路德維格‧歐克林博士與雅典錶研發團隊一致商定,設計應避免繁瑣複雜,盡量採用素雅、簡潔的顯示方式,讓所有人都能一窺天體運轉的奧妙。最終的成品無疑實現了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 這款直徑45毫米的天文時計以黑色陶瓷和黑色DLC鍍層鈦金屬製成,搭配同樣為黑色的鱷魚皮、天鵝絨或橡膠材質錶帶。
砂金石錶盤猶如繁星點點的夜空,在此背景下,中央指針指示的時間清晰易辨。 此外,根據錶盤固定外圈上標註的全球城市名稱,以及旋轉圓盤上對應的時標(其中12點刻度由太陽浮雕標誌代替),還可讀取世界各地的時間。 腕錶同時配備雙時區快調裝置,只需輕按錶殼中層左側的兩個按鈕,便能以小時為單位,切換主顯示時區,在錶盤上顯示特定國家的時間,而此前顯示時區的當前時間則可對應參考城市讀取。 這款功能實用的腕錶亦設有月相視窗,通過月球標誌與參考時區顯示盤上12點位的立體太陽標誌之間相對方位的變化,實相地呈現出月相盈虧。
精密月相
研發團隊在錶盤上重現了橢圓形的月球運行軌道,出於實用原因考慮,月球軌道面被設置為與地球黃道面位於同一平面,圓形月相視窗被置於橢圓軌道的尖端。 視窗盤連接著一個複雜的輪系,驅動月球標誌每天完整旋轉一圈,使其迎向太陽的一面顯示為亮面,同時每29天12小時41分9.3秒沿錶盤繞行一周——這正是月相變化的一個完整週期,又稱”朔望月”(實際天文週期為29天12小時44分2.9秒)。
為精準顯示月相盈虧,月相視窗盤每24小時沿月形軌道旋轉1/29.53圈,呈現與太陽相對位置的變化,每個月相週期(29.53天)沿錶盤繞行一周。 與此同時,移動視窗中的月球標誌也會隨著陰曆日期推移顯示出明暗變化。 當視窗中顯現出月球標誌時,其相對太陽的位置在24小時內保持不變。 太陽標誌由古銅輝石製成,以浮雕手法逼真呈現。這種珍罕的輝石表面呈金色,點綴暗斑,代表通過望遠鏡觀測到的太陽表面黑子。 錶盤上以地球為視角,呈現太陽繞行地球的運動,而現實中則是地球受太陽的引力吸引,圍繞太陽公轉。 這款腕錶的月相功能為精密月相,每40年僅有1天誤差。 代表月球繞地軌道的橢圓盤上還標註了月齡刻度。
這款傑作不僅以充滿原創巧思的迷人設計,將浩瀚宇宙中的太陽系呈現在人們眼前,也格外實用。腕錶看似複雜,實則極易讀時和調校,所有時間資訊均可通過上鍊錶冠調節。 佩戴者在設定好各項必要資訊,包括參考城市時間、本地時間和日期之後,將腕錶佩戴在腕間,品牌自製的UN-106自動上鍊機芯便可精確驅動所有顯示功能。 腕錶摘下後,只需放入專屬錶盒,內置的自動上鍊裝置即可為腕錶上鍊,確保各項日曆資訊的精準度。
砂金石天生仿造星空美學
宇宙中的繁星看似隨意地漫布天際,而在Blast月之狂想腕錶以黑色礦石製成的精美錶盤上,星點般閃爍的金色顆粒卻絕不是隨意為之。相傳,13世紀,在義大利威尼斯有著“玻璃之鄉”美譽的穆拉諾島(Murano),一位工匠不小心將銅屑撒入一爐熔融玻璃中,無意中發明了砂金石,其義大利名”avventurina”正有”意外”之意。這種人造礦石的閃爍光芒令錶盤顯得熠熠生輝,彷彿航海家在大海上望見的璀璨星空。
天文三部曲幕後推手
路德維格‧歐克林於1952年2月10日出生在義大利加比切馬萊(Gabicce Mare)。 1976年,他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取得考古學、古代史和希臘語學位;1983年,已經開始工作的他又在伯爾尼大學(University of Bern)取得哲學、理論物理科學史和天文學博士學位;1995年,他榮獲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ürich)授課資格,教授工業化前技術史課程。 在攻讀多門學科的同時,他還完成了製錶學徒培訓,於1984年和1993年先後獲得修錶師和製錶師資格。 熟練掌握各項製錶技藝之後,他如同文藝復興初期的人文大師,將不同的學科知識融匯貫通,由此研發出具備獨創天文複雜功能或創新機制的機芯。 1983年至1990年,他先是為雅典錶打造出哥白尼運行儀腕錶,隨後又推出兩款腕錶,組成“天文三部曲”,至今仍被業界奉為天文複雜功能時計的典範之作。 1995年,他憑藉對於大型天文鐘的研究,榮獲Prix Gaïa歷史研究類大獎。他熱衷提高機械效率,於2001年為雅典錶打造Freak奇想腕錶,這是製錶史上首款在機芯中應用矽材質的時計。 懷著對知識的滿腔熱忱,他於2001年至2014年擔任拉紹德封國際鐘錶博物館(International Museum of La Chaux-du-Fonds)館長。 同時,他也極富冒險精神,渴望為製錶規範注入新的活力。懷著對知識的滿腔熱忱,他於2006年創立了自己的製錶品牌Ochs und Junior。 如今,這位在研究、開發與設計方面兼具出眾才華的全能工程師,仍在不斷貢獻奇思妙想,始終迸發著蓬勃活力和非凡新意。